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也为新型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市社科院”)作为首批首都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深入研究、阐释、宣传全会精神,努力为党和国家、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我们党历来重视智库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是汇聚各方智慧,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延安时期智库的设立是应“战”而生的。1941年,陕甘宁边区和各解放区相继成立了调查研究局(室),目的是为党中央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服务。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务院参事室等咨询与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旨在汇集民智、服务新中国建设,其职能和作用与官方智库一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校、社会科学院、党政政策研究室(中心)、高等院校等在内的智库一起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形成。改革开放之后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国的智库有了长足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为官方、半官方和高校系统、民间智库的发展带来广泛机遇,智库发展呈现多元化和市场化的特点。党的十四大报告说明:“充分的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2004年1月,《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总体上看,各类智库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格外的重视智库建设,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的新要求。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精确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备极其重大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为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支撑。”一系列涉及智库建设发展的相关重要会议与政策文件,持续推动了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建设。 首都新型高端智库全面助力新时代首都发展。市社科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北京市《关于加强首都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建议》《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围绕首都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充分的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更好地为党的中心任务提供智力支持提出了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市社科院当好新时代首都高水平发展的“智囊团”布置了新任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市社科院发挥职能作用赋予了新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首都实践亟须新型高端智库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市社科院坚持党管智库,深刻认识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统领地位,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智库治理结构,切实强化智库国际交流。发挥综合研究优势,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建言献策。 市社科院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力服务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努力为推动首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深入开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结合市社科院各个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建立研究阐释任务清单,系统构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形态,透彻展现其精髓要义、内在逻辑、实践原则。结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实践,既高标准参与办好北京文化论坛,又围绕习文化思想及首都实践产出高质量的研究阐释成果。建立重大选题联合攻关机制、成果孵化机制、任务压力传导机制、媒体联合攻关机制、外聘专家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发表理论阐释文章124篇,位居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前列。贯通研究阐释和宣传宣讲,发挥市委讲师团作用,策划推出的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微宣讲系列短视频(共10集、双语版)总浏览量100多万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主动承担市委、市政府重大智库研究课题。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根本要求。聚焦首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设置智库重大课题、年度专项课题、跟踪调研课题,严格课题研究全过程管理。科学把握决策研究规律特点,探索符合时效性、前瞻性、战略性、精准性决策研究需要的课题管理模式,制定实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围绕北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加强新时代北京国际传播力研究、北京中轴线研究等课题,跨所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持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积极开展涉及首都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两区”建设、布局“五子”联动等领域,贯通政策研究和对策研究,不断提出创新性建设性的思路举措,2021年以来132项决策咨询成果获得市领导批示。围绕全市重点工作,与市委研究室、市委党校建立“3+X”联合调研机制,全院建立“领导班子领题调研”“领导干部专项调研”“科研部门专题调研”三级并行调研模式,鼓励支持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建立与决策部门的供需对接和工作嵌入机制,通过智库要报《看一眼》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内参报送研究成果,其中《关于持续提升北京文化论坛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克服“瓶颈”促进我市数字文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多项成果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认真总结提炼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功经验。新时代首都发展彰显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全方位多角度总结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提炼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鲜活经验,是首都新型高端智库的重要职责。市社科院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学术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融相促,精心打造“北京社科”智库系列蓝皮书、集刊、论丛品牌,全面梳理北京市在经济、文化、社会、国际交往、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在不相同的领域提出针对性、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其中《北京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市社科院标志性学术成果,从2021年起连续三年在全球数字化的经济大会上进行重点发布,为展示北京市数字化的经济发展和全球数字化的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最新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高质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都实践亟须首都新型高端智库发挥更大作用。市社科院将逐渐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确保智库建设发展与服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战略部署同向同行,切实在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上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逐步加强党对智库的领导。加强党对首都新型高端智库的领导,是确保智库研究政治方向正确、研究成果科学有效的根本保证。在指导思想上,从始至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智库建设中,从始至终坚持党管智库的原则,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和法规,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确保智库研究方向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保持一致。 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北京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高地,首都新型高端智库围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阐释,是践行“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具体体现。聚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既从理论的体系枝干、总体方略、全面保障、领导主体、原创贡献等方面下功夫,也从理论的体系化、话语表达的学理化、理论建构的逻辑化等方面见真章。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习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既深入挖掘习指引首都发展形成的“理论富矿”,又把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化对习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 统筹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坚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第十三届五次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咨政建言的重点,聚焦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问题、其他领域改革的堵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能落地的意见建议。围绕《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15个部分、60条内容和《北京市委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建议》15个部分、58条内容,列出一批重点选题,做好科研项目立项工作,持续开展跟踪研究。 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树立问题意识,坚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为人民做学问,深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不断的提高咨政建言的针对性、实效性。锚定首都当前的发展问题,关注长期、长效发展问题,切实提升决策咨询的政策储备能力。围绕制约首都高水平发展的明显问题,深挖首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蹲点调研、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等方式摸透情况、研提对策。 主动拓宽视野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对外交流广泛是首都新型高端智库的优势。坚持“开门办智库”,热情参加国际学术组织,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研究和政策对话,不断拓展智库国际视野。主动与国际知名智库开展联合研究,借鉴和吸收国际智库研究成果,提升首都新型高端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围绕我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国家核心利益、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主动发声,切实发挥智库外宣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精心讲好中国故事和北京故事,增强首都新型高端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中国智库品牌意识,热情参加全球治理研究和政策对话,在全球智库界打造首都新型高端智库品牌。 [1]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作者简介:谢辉,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教授) 北京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强调 锚定目标坚定信心 更加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在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尹力讲线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书记尹力主持会议 北京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半年工作会议召开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